close

東德Carl Zeiss Jena出品的鏡頭, 名氣有多大,

大概我已經不用多作說明~

由1950年代初的白銀鏡頭、

到1960年代未的斑馬和1980年代的黑鐵鏡頭,

幾乎每一顆都是享負盛名的出品~

CZJ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黑鐵時期的35mm f/2.4, 50mm f/1.8 和135mm f/3.5這三顆被稱為東蔡表三寶的鏡頭~

在表三寶鏡中, 135mm f/3.5算是最容易入手的一顆~

(嘛~始終就價格而言, 這一顆是在三寶中最便宜的。而且市場上的流通量也不少)

在CZJ的135mm鏡頭中, 最受歡迎的當然是黑鐵版本的那一顆,

但其實其他版本的表現也相當不俗喔~

這一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手上的Carl Zeiss Jena Sonnar 135mm f/3.5斑馬版~.

Sonnar的光學設計是四片三群,

在M42世代的CZJ鏡頭中,

這一種主要被應用在中長焦至長焦鏡頭上(135mm至300mm)。

斑馬時期鏡頭的鍍膜大都是靛青色的,

網上的資料說是單層鍍膜~

這一點和後期黑鐵版本的很不一樣~
(黑鐵版本的大都是用上了帶紫紅, 酒紅和松楮綠色的MC鍍膜)

CZJ班馬時期的鏡頭都有光圈頂針,

但沒有A/M的開關推捍~

取而代之的是在鏡尾在一片鐵片作開關。

但由於不能像A/M開關一樣固定在Manual 使用,

班馬版本的蔡司鏡頭最好還是配上有頂針環的接環來使用~

要不然用起來會很麻煩~

光圈葉數和大多的班馬和黑鐵版本一樣,

都是六片~

這顆鏡頭的最短對焦距離只有一米~

以135焦距的M42鏡頭來說算是非常的短,

大多數M42同焦距鏡頭的最短對焦都在1.5米或以上~

就使用的泛用性而言, 這絕對是很大的優勢。
(嘛~CZJ的鏡頭其中一個最大的賣點就是泛用性高嘛~)

必要時還可以先充着微距鏡頭來用嘛~

[以下的試拍照都是用Sony A6000所拍,

所有相片除了打了水印和壓縮之外,均無作任何後期加工。

(還有除了討論成像的那幾幅有把相片作局部放大之外)]

遠攝的表現相當優秀,

光圈全開絕對可用 ~
(全開都已經相當銳利)

邊緣的畫質的下降也十分不明顯~

把光圈收至f/5.6後,

中央影像的素質和f/3.5分別不大~

邊緣影像的清晰和銳利度略有提升~

雖然解釋力和銳利度也似乎略遜於黑鐵版的那一顆~

但個人認為一般拍攝已經相當夠用~

就顏色的演繹而言,整體的感覺都很不錯~

雖然這一顆鏡拍起來比後來黑鐵時期的來得淡麗一些,

但在我摸過的中長焦老鏡頭中,

發色已算是比較濃郁的一類~

很有蔡司一貫的風格。

對金屬顏色的表現十分好~.

拍起來不會覺得暗啞,

很能反映出金屬應有的質感~

但後來發現,

在拍草綠和豆綠等較淺色的綠色時,

會有一點點偏黃的情況出現~

黑鐵版的那一顆也會出現這個情況,

但個人感覺偏黃的問題,班馬版的沒黑鐵版的嚴重~

葉子近拍起來總是有一點點的泛黃。

因為沒有MC鍍膜的加持, 班馬版拍出來的反差會比黑鐵版的略低一些。

所以對暗位細節的保留會比黑鐵版充足一些~

當然嚕~代價就是班馬版的會比較怕光,

對比度也會較黑鐵版低一些。

就個人而言, 感覺上更有老鏡的味道~
(所以如果你比較喜歡現代風格的鏡頭的話, 黑鐵版或許會比較合你的口胃~)

不得不提的是, 

個人覺得這顆鏡的層次感和立體感都有相當高的水平~

有很強的空間還原力~

最大光圈只有3.5, 但由於是中長焦的鏡頭~

也能拍出令人津津樂道的散景~

雖然光圈頁只有六片,

但二線影像也挺輕微的~

這一顆和蔡司一貫的出品一樣,

能拍出奶油一般散景~散景的表現比較柔性~

這樣的散景看起來真的很舒服~

也能令拍攝者很有效地突出拍攝的主體~

最短對焦距離只有1米,

為這顆鏡的泛用性帶來偌大的優勢~

很多時候我都會拿這一顆來充微距來用~
(當然, 銳利度和對比也不及正統的微距鏡頭就是~)

以最近對焦來拍的時候,

細緻度也絲毫不減~

近拍時的層次感也同樣出色~

總括而言,

這一顆鏡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十分平均~

除了在拍淺綠色時會有一點點的偏黃之外,

實在是數不出有甚麼明顯的缺點~

算是一顆能輕鬆應付各類場景的中長焦鏡頭~

和更大名氣的黑鐵版135mm f/3.5 Sonnar 比起來,

這一顆的反差和抗耀光的能力都要低一些,

但個人覺得這一顆的老鏡味要比黑鐵版的濃一點喔~

鏡頭名稱 Carl Zeiss Jena Sonnar 135mm f/3.5 (斑馬版)
製造年份 1967-1968年
光學結構 四片三群 (Sonnar)
焦距 135mm
最短對焦距離 1米
光圈範圍 f/3.5 - f/22
光圈葉數 6
濾鏡口徑 49mm
接口 M42

其他試鏡舊文:

我的非專業試鏡文 - Schneider 28mm f/4 Curtagon DKL的最廣角

我的非專業試鏡文 – SEMFLEX with Som Berthiot 75mm f/3.5 來自法國的TLR

我的非專業試鏡文 – Zeiss Ikon Nettar Anastigmat 75mm f/4.5 中幅鏡初嘗試

我的非專業試鏡文 – Schneider 50mm f/1.9 Xenon (DKL) DKL中的最大瞳

我的非專業試鏡文 – Wollensak Cine Raptar 75mm f/4 淺嘗入門級電影味

我的非專業鏡頭試用 - Industar-61 55mm f/2.8 超便宜但卻有驚喜的標頭

我的非專業鏡頭試用– Schneider Tele-Xenar 75mm f3.8 真水未必無香的電影鏡頭

我的非專業試鏡文 - Auto Mamiya Sekor 55mm f/1.4 發色清麗的大光圈標頭

我的非專業鏡頭試用報告 - Industar-22 50mm f/3.5 玩味十足的伸縮標頭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ymph 的頭像
    Symph

    隨心出品 ~ Symphの行攝遊蹤

    Sym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